在现代压铸生产中,合模与注射位置的精确控制直接关系到铸件质量与模具寿命。压铸机磁栅尺作为闭环控制系统的核心反馈元件,负责实时监测动模的位移行程,确保合模力、注射速度与保压位置的精准执行。其安装精度直接影响测量可靠性,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导致系统误判。掌握
压铸机磁栅尺科学的安装步骤,是实现“精准之尺”功能落地的关键。

1、安装前准备与环境检查
确认型号与压铸机控制系统匹配,检查尺体、读数头(感应头)、安装支架及连接线缆是否齐全无损。清理安装区域,确保导轨或安装面无油污、铁屑和凸起。工作环境应干燥、无强电磁干扰、无金属粉尘,避免影响磁信号传输。
2、确定安装基准与路径
必须与动模运动方向严格平行。以机床导轨或固定基准面为参照,使用精密水平仪或激光对准仪校准安装路径。确保尺体全长范围内与运动方向偏差小于0.1mm,防止读数头运行卡滞或信号跳变。
3、固定磁尺本体
将磁尺(磁栅带或磁尺条)通过专用压板或支架固定在压铸机的静止部件上(如定模侧机架),确保牢固无松动。安装时从一端开始逐步紧固,避免因热胀冷缩或应力集中导致弯曲变形。磁尺两端应预留适当伸缩空间,防止温度变化引起翘曲。
4、安装读数头(感应头)
读数头安装在运动部件(如动模支架)上,需与磁尺保持恒定间隙(通常为0.5–1.5mm,依型号而定)。通过可调支架精细调节,确保读数头在全行程内与磁尺平行且间隙均匀。使用塞尺辅助校准,避免因偏斜导致信号衰减或中断。
5、接线与屏蔽处理
使用原厂或屏蔽性能良好的电缆连接读数头与数控系统。接线时注意极性与引脚定义,防止接错烧毁。电缆应沿金属线槽布设,远离动力线和变频器,防止电磁干扰。屏蔽层需单端接地,确保信号稳定。
6、功能测试与行程校准
通电后,手动慢速移动动模,观察系统是否能连续、平稳地读取位置值,无跳变或丢数现象。在合模零点、慢压、快压切换点等关键位置进行校准,确保反馈值与实际位置一致。必要时通过系统参数修正零点或比例系数。